渔民三姐妹的渔村生活故事2

渔家三姐妹:浪花里长大的姑娘们

清晨五点的码头还笼罩在薄雾里,阿爸的渔船已经突突地响起了马达声。我缩在褪色的蓝棉袄里数着甲板上的水洼,大姐正麻利地往竹筐里码放浮球,二姐蹲在船尾修补渔网的破洞——这是我们林家三姐妹最寻常的早晨。

渔民三姐妹的渔村生活故事2
(渔民三姐妹的渔村生活故事2)

一、浪尖上长大的童年

别人家孩子玩洋娃娃的年纪,我们三姐妹的玩具是会扎手的牡蛎壳。记得第一次跟船出海时,我才六岁,抱着桅杆吐得昏天黑地,大姐却像只海鸥似的在摇晃的甲板上跑来跑去,把二姐逗得咯咯直笑。

  • 大姐林春燕:天生带着海风般的爽利,十二岁就能独自收整张拖网
  • 二姐林夏荷:有双能看透潮汐的眼睛,总知道哪个湾子藏着最肥的梭子蟹
  • 小妹林秋妹(就是我):负责在码头叫卖,练就了能盖过浪涛的吆喝声

阿妈常说我们仨是"浪里白条",皮肤晒得黝黑发亮,校服口袋里永远能摸出几片鱼鳞。最难忘那年台风天,我们挤在阁楼数存钱罐里的硬币,听着瓦片被风掀走的声响,大姐突然说:"等我有钱了,要买艘带空调的大渔船。"

二、渔网织就的人生路

渔家的姑娘早当家。初中毕业那天,班主任特意划着小舢板来劝学,阿爸蹲在船头抽完三支烟,最后只说:"要读书的明天跟我去卖黄鱼。"

大姐 跟着远洋捕捞队去了南沙,去年用微信给我看手掌的老茧
二姐 在镇上开了间海鲜排挡,招牌菜是祖传的醉泥螺
考了水产证,现在帮乡亲们做电商直播卖海货

二姐的账本永远夹着海葵标本,她说这样记账时就能闻到海的味道。有次深夜对账,发现她给常来吃饭的老渔民都悄悄打了折,本子边角还记着"张伯痛风忌口""李婶孙子对虾过敏"。

1. 潮涨潮落间的选择

前年休渔期,大姐带回个大学生对象。那小伙子站在码头手足无措的样子,活像只被浪打上岸的河豚。阿爸闷头补了整晚渔网,天亮时却往小伙手里塞了罐腌好的海蜇头。

"你们三姐妹啊,"阿妈边织渔网边念叨,"一个比一个主意正。春燕非要跟船远航,夏荷硬把灶台当甲板,秋妹倒好,整天举着手机喊老铁。"但她说这话时,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。

三、咸涩海风里的甜

如今码头扩建了,阿爸的旧渔船停在最边上的泊位,像枚褪色的邮票。上个月全家福拍照,我们坚持要穿着橙色救生衣拍,摄影师直摇头,说从来没见过这么"咸湿"的全家福。

大姐的婚期定在下个休渔期,二姐偷偷在菜单加了道"喜宴鱼丸",我直播间的水友们已经开始凑份子钱。傍晚收摊时,常看见阿爸摸着船身的锈迹发呆,那神态和二十年前检查我们作业时一模一样。

潮水漫过防波堤的夜晚,我们三姐妹还会像小时候那样并排坐在码头,脚丫子悬在海水里晃悠。远处新安装的太阳能航标灯明明灭灭,像极了那年我们偷喝米酒时,阿妈举着手电筒找我们时的光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