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习俗与寓意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窗外的雨滴轻轻敲打着玻璃,我捧着刚泡好的龙井茶,看着阳台上那盆被雨水洗得发亮的绿萝。突然想起老家的习俗——这时候,奶奶该忙着准备青团了吧?

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习俗与寓意
(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习俗与寓意)

清明不只是扫墓的日子

很多人提起清明,第一反应就是扫墓祭祖。确实,这是传承千年的重要习俗。但你知道吗?在古时候,清明其实是个充满生机的节气。《岁时百问》里说:"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",所以才叫"清明"。

我记忆里的清明总是湿漉漉的:

  • 跟着爷爷去后山采艾草,裤脚沾满泥点子
  • 看奶奶用石臼捣青汁,满屋子都是清新的草香
  • 和小伙伴们比赛谁的纸鸢飞得最高

南北方的清明美食地图

说到清明吃食,那可真是十里不同俗。去年我在杭州出差,发现当地的清明果和老家江西的完全不是一回事:

地区 特色食品 主要原料
江南地区 青团 糯米粉、艾草、豆沙
闽南地区 润饼菜 春卷皮、时令蔬菜
北方部分地区 馓子 面粉、鸡蛋

记得第一次吃同事带的上海青团,那软糯中带着微苦的口感让我惊艳了好久。后来才知道,正宗的青团要用嫩艾叶,老叶子做出来的会发苦。

那些正在消失的清明习俗

去年回老家,发现村里已经没人玩"斗鸡"游戏了。小时候,男孩们单腿蹦跳着互相撞击,能玩得满头大汗。现在孩子们更愿意捧着手机打游戏。

还有这些渐渐淡出视线的传统:

  • 插柳戴柳——说是能辟邪,其实特别适合拍照发朋友圈
  • 荡秋千——古人叫"半仙之戏",现在公园里都少见
  • 蹴鞠——没错,就是足球的前身

邻居王婶说:"现在谁还费这个劲啊,超市什么青团买不到?"但我总觉得,机器做的青团,少了那么点人情味。

清明养生有讲究

中医认为清明时节"肝气旺",这段时间我常觉得眼睛干涩。去看了老中医,他教了我几个小方法:

  • 晨起喝杯蜂蜜水
  • 多吃荠菜、菠菜等绿色蔬菜
  • 晚上11点前入睡

最近试着按他说的做,确实精神好了不少。不过最管用的还是他那个"看远处"的建议——现在写稿子每半小时就看看窗外的梧桐树,眼睛没那么容易累了。

雨还在下,但已经小了很多。阳台上的绿萝又冒出了两片新叶,嫩绿嫩绿的,像极了奶奶做的青团颜色。茶凉了,我起身去续水,想着明天该给老家打个电话,问问他们今年的艾草长得怎么样。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