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第五人格创作的原声,音乐,第五 突然
深夜聊《第五人格》原声带:藏在心跳声里的艺术
凌晨两点半,空调外机嗡嗡响,我戴着耳机第N次循环《第五人格》战斗BGM《厄运》时突然意识到——这游戏最可怕的不是监管者,是让人起鸡皮疙瘩的音乐设计。今天干脆把手机里存的20G录音素材翻出来,聊聊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原声带。

一、那些让你手心出汗的声音细节
记得第一次玩红教堂地图时,背景音乐里隐约的管风琴声混着女声吟唱,突然监管者的心跳声"咚咚"响起来——当时我手机直接摔沙发上了。后来查资料才发现,作曲家故意把心跳声设计在108BPM,刚好比成年人正常心率快30%,这特么是生理级别的压迫感啊!音乐
- 监管者接近时:低频脉冲+金属摩擦声,像生锈的齿轮在转
- 破译密码机成功:突然拔高的电子音效,听得人后颈发凉
- 地窖开启:那段竖琴滑音,每次听都想起恐怖片里开门声
1.1 音乐里的"恐怖谷效应"
网易放出的纪录片里提到个有趣现象:他们测试时发现,完全诡异的音乐反而不吓人,最让人不安的是熟悉旋律的扭曲版本。比如军工厂地图用的改编版《天鹅湖》,把原本优雅的旋律放慢60%,加上了类似老唱片跳针的"咔哒"声。
原曲元素 | 游戏改编手法 | 心理影响 |
圆舞曲节奏 | 抽掉强拍 | 产生失衡感 |
弦乐滑音 | 叠加钢丝弦摩擦声 | 触发指甲刮黑板般的本能厌恶 |
二、角色主题音乐的精分现场
凌晨三点十五分,泡面凉了。翻到作曲家访谈里说"每个角色主题曲都要能当\u624b\u673a\u94c3\u58f0",我当场笑出声——谁会把小丑追击曲设成闹铃啊?!不过仔细听确实能发现很多彩蛋:
- 红蝶:三味线+电子音,对应角色东西方文化碰撞的背景
- 约瑟夫:倒放的钟表声藏在钢琴旋律里,绝了
- 入殓师:那段像缝纫机的声音其实是解剖器械录音
最绝的是疯眼的主题,用液压机噪音当打击乐,配合机械音效的呼吸声——玩这角色时我自己都感觉变成杀人机器了。
2.1 你绝对听过的"听觉陷阱第五"
有次开黑时队友突然喊"监管在我这边!",结果全场找半天发现是背景音乐里的假心跳声。后来问音效师才知道,他们故意在某些安全区域安排类似监管者接近的音效,这招在心理学上叫"信号检测理论",专门用来搞玩家心态的。
三、音乐如何影响游戏决策
凌晨四点,窗外开始有鸟叫了。突然想起上个月看的GDC演讲,网易音频团队公布了个数据:65%的玩家会依赖音乐节奏判断监管者距离,哪怕这其实是个陷阱。我自己就经常干这种事:
- 听到低频增强就翻窗
- 背景音乐突然安静马上蹲草丛
- 特定旋律出现就知道地窖刷新了
最骚的是永眠镇电车音效,那个叮叮声每次都能让我分心,有次撞上电车才发现监管者就在身后...
3.1 音乐里的"安全区错觉"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:某些地图的音乐莫名让人安心,比如湖景村的海浪声。但据音频设计师透露,这些"安全音效"里都藏着0.5秒的异常波形,可能是突然消失的环境音,也可能是轻微的音高变化——就像恐怖片里暴风雨前的宁静。
天快亮了,耳机里正好放到《第五人格》三周年主题曲。突然发现主旋律里藏突然着初代大厅音乐的变奏,这种细节就像凌晨四点发现泡面汤底还剩一口,莫名有点感动。不说了,我去开把游戏——这次一定要认真听听军工厂地下室的背景音到底有几层回声。
发表评论